PPP模式在特色小镇中的可行性分析

发表时间:2020-07-10 13:15

(1)良好的运作基础。PPP模式的核心在于政府和社会资本的优势合作,实现双方共赢的合作目标。PPP模式在中闻经过多年发展,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。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,PPP模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。自发改委和财政部搭建PPP项目的推介平台以来,中国的PPP项目规模已达13.77万亿元。在地方政府持续的财政压力驱动下,PPP项目的融资功能对于缓解地方的债务压力比较明显,深得各级政府的推崇。

(2)有利的政策导向。特色小镇是一个按照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发展理念,融合产业、文化、旅游、社区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平台。中央和各级政府都不遗余力地给予政策支持。住房城乡建设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财政部(简称部委”)联合颁发的《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》〔2016〕147号指出: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。浙江省政府出台《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》(浙政发〔2015〕8 3),明确f特色小镇规划违设的总体要求、创建程序、政策措施、组织领导等内容。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发布《天津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推动方案》,根据该方案,到2020年,天汴市将创建10个市级实力小镇、20个市级特色小镇。在2015年底,江苏提出计划通过“十三五”的努力,打造100个左右特色小镇。目前除了南京已率先进行试点建设,扬州、泰州、宿迁等市也在枳极探索中。广州目前已编制了《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》,计划先期创建30个市级特色小镇,为其提供用地扶持、资金扶持、产业扶持和人才支持。福建省人民政府《关于开展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》明确指出:在未来3〜5年,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、体制机制灵活、人文气息浓厚、创业创新活力迸发、生态环境优美、多种功能融合的特色小镇。这一系列的政策为特色小镇建设广泛运用ppp模式提供了政策支持。

(3)稳定的投资问报。特色小镇的建设能否吸引到民间资本的参与,其中的关键在于特色小镇项□的盈利空间和固报机制的设畀,能否匹配社会资本的预期收报率。只有特色小镇的投资收益大于社会资本的投资成本时,ppp模式才能真正地落地。事实上,在ppp模式下,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的建设还是有利可图的。首先,从特色小镇设立的目的方面来看,特色小镇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政府公益性项目,它是一个融合产业、文化、旅游、社区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平台。因此,定位准确、运用科学、机制合理的特色小镇,它未来产生的价值,是完全可以满足社会资本的投资回报。其次,政府为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的建设,会从多方面落实相关政策,提供优惠条件,包括从多方而解决好社会资本的投资冋报问题,例如:政府提供土地、税收、银行信贷支持以及财政政策支持等。

万策咨询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、政府立项申报、节能评估报告编写

           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编写、PPP咨询等服务

业务咨询电话:400-6464-665

PPP项目信息公开,PPP项目过程监管,PPP项目风险管控,PPP项目后评估,PPP项目中期评估,PPP项目绩效评价,PPP项目全过程